咨询电话:027-84237078
在线咨询
咨询成教
咨询成教
咨询自考
咨询自考
联系方式

电话:027-84237078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胜海大道一号 

430056

认识江汉大学,走进江汉大学
更新时间:
2021-05-12
浏览次数:

走进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是一所普通综合性大学。学校坐落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畔,这里湖山环抱,水天一色,风景秀丽,幽雅宜人,是理想的学习园地。
    学校总占地面积2114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总体布局科学、功能分区合理,建筑风格鲜明,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认识江汉大学

学科门类齐全
    学校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18个学院,72个本科专业。拥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为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拥有国内一流建设学科、省市重点学科以及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等30多个。目前,学校已经启动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工作。

办学定位明确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创新性、国际性人才。将学校建设成为与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地位和水平相适应、在国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

师资力量雄厚
    截至2018年4月,拥有专任教师1177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188人、副高职称444人,副高以上占教师总数53.70%;具有博士学位441人,占教师总数的37.47%。现有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湖北省“百人计划”2人,楚天学者26人,“湖北产业教授”3人,武汉市创新岗位特聘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专项津贴及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1人。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评为湖北省教学名师,19人入选武汉市“213人才工程”和“十百千人才工程”,13人入选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14人入选“黄鹤英才(专项)计划”,市级学科带头人54人。

科研实力倍增
    拥有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烟尘污染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机构及平台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市级科研机构、校级科研机构63个。近五年,在省部级科技平台建设、国家基金及教育部项目立项、科研经费规模、知识产权申报和授权数等科研工作核心指标上创历史新高,多项指标位于省属高校前列。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1700余项,项目计划及合同(协议)总经费达到3.9亿元,获省、市各类科研成果奖励114项。《江汉学术》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并与学报社科版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核心扩展期刊。

教学设施先进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数达32786台件,总值36437万元。现有教学实验中心(室)35个,分室120余个,可开出实验项目3236项。不仅能满足本科教学及研究生教育的需要,也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此外,新建4万平方米工程训练中心已投入使用,1.7万平方米体育小球馆已竣工。

图书资源丰富
   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0850平方米,有26个阅览室,3770个阅览座位。截止2017年12月底,馆藏纸质图书总量达200万余册,中、外文报刊2138余种;引进了中外文数据库208个,电子书刊459万余册。拥有全封闭中央空调系统,酷暑寒冬都会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全年(含休息日及部分节假日)实行每天14.5小时开放。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学校以“应用性、创新性、国际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使命,立足学校实际实施学分制改革。在不断深化的改革中逐步形成了“三三”制学分管理运行模式,选课实现了预选、正选和补改选的“三选”模式,修读实现了跨专业、跨年级、跨学院的“三跨”模式,管理实现了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课堂、自主选择学习进程的“三自”模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专业主修—辅修—双学位一体化的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日趋多样化,双元制、产业计划、专业综合改革平台、校校合作培养、国际化培养等模式已成为人才培养常态。学校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扶持创新创业学生团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展学科竞赛与科研。

国际化步伐加快
    学校致力于国际性人才培养,注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从师资队伍、课程安排、对外交流等多个方面提升国际化水平。目前,学校已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建立有诸多合作项目,主要包括交换生、联合培养、短期修读、海外游学、海外带薪实习等项目。同时,学校聘请了大量外籍教师参与教学工作,每个学生都可享受到外籍教师的授课。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近两年,从学业成绩来看,大学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为90.58%,法学专业全国司法考试成绩平均通过率为63.58%(每年全国平均通过率在11%-16%),学生获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达到362项;从学生科研来看,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学生人数达530余人,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0余篇。省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奖达到1000余人次,各类重要赛事获奖,累有突破。主要有:“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特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连续8年获得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获二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一等奖并获得企业赞助10万元。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学校以“精品化、规范化、阵地化”为准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守望星园——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服务”活动、“三五学雷锋志愿活动”启动仪式、“江大园关爱老人”志愿活动、“武汉地铁志愿者”等响应国家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号召,积极学习雷锋精神,扩大学校在志愿服务领域的影响力,16000余名志愿者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志愿活动之余,加强大学生精神建设也必不可少,“清源之秋”读书节活动、“老少共读长征故事”、“世界读书日”活动等丰富了学生在校精神生活,提高了学生读书看报率,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培养了大学生读书的好习惯,打造起“书香校园”。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校园除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还有多样的体育活动。校园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在带动全校气氛的基础上还为当代大学生强身健体做出贡献,让学生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社团嘉年华”、“百团大战”在活跃校园气氛方面功不可没,多种形式的社团招新和社团风采展示展现了江汉大学的活力,110个学生社团、19767名社团成员汇集在一起点亮了江汉大学的光芒。“未名音乐节”、“啦啦操大赛”、“K歌大赛”、“国际文化节”、“冬至饺子节”、“趣味运动会”等学生会特色活动也为全校师生带来了欢声笑语。
      江汉大学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面向武汉、走向全国。“榜样的力量”品牌响亮,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学生,“感动江大人物”荣获教育部2012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学习生活环境温馨
      按院系相对集中的原则安排住宿,所有学生全部住在校内南北两区,共有26栋本科生宿舍,分为4人间和6人间,每间宿舍配备独立的空调、卫生间和洗漱区。为了给新生创造一个适应集体生活、锤炼艰苦意志的环境,一年级新生居住6人间,其他年级学生居住4人间。学生食堂安全放心、美味多元。全校共有6座学生食堂,菜肴琳琅满目,食品干净卫生,地方特色汇聚,各地风味交融,入选“舌尖上的武汉”排行榜前十。校园环境美丽靓洁、学生生活幸福美好。校园河湖联通,碧波荡漾,荷塘月色,树木葱葱,清源河侧听水流潺潺,文化桥令人流连忘返;出行交通便利,地铁、公交车直达学校,地铁三号线、六号线通达武汉三镇;步行十五分钟就可到达万达广场和武汉体育中心,观看国际体育赛事、明星演唱会;信息化服务如火如荼,校园网和WIFI覆盖全校,全国高校首家“无人超市”入驻校园。


毕业生充分就业,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狠抓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遵循“为了每一位毕业生的终身发展,做毕业生满意的就业工作”的理念,坚持把就业工作贯彻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就业指导体系,充分发挥校院两个层面、师生两支队伍,校友会理事会两个平台、校企校政合作两个模式的作用,加强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实习一体化的平台与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专业化的就业服务。近几年来,基本实现了毕业生充分就业,就业率均超过全省高校平均水平。第三方数据公司调查结果显示,我校2017年应届毕业生平均月收入5113元,高出全国非“211”本科院校903元,毕业生就业力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